教育见习体会

今天我们去南海实验中学参加了一次难得的教育见习活动,本以为南海实验中学会挺远的,不过最后发现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也没多少……

之前到网上查了下这个学校,发现这是由舟山教育局创办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全覆盖的教育帝国……学校名字其实叫南海实验学校,分为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今天我们看见的是南海实验高中的门牌,大概学校四面就是一个不一样的门牌吧……这学校战线真长。

啊当然来这里主要还是为了听课。恩作为个不想从业的师范生今天居然也好好听课了,大概是因为好久没感受过上课能听懂老师在讲什么的感觉了吧(笑)。

第一节课的主题是《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是一个男老师上的课,可能是我们做的比较远的缘故,课上给我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教师的嗓音如果不响的话,同学们回答老师问题时的声音也会相应地降低。这一点有利有弊吧,有利就是可以平静学生的心情,让学生能够更加专心地跟着老师走;缺点嘛就是容易让学生会打不起精神。

这节课老师从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上入手,从一个当时他认为的错误的概念引出接下来有关植物根系的种种话题。老师称这个这个错误是『不是错误的错误』,因为植物大部分养分确实是从根系中吸收的。

整节课的流程从这里打开,第一个要点就是根系的类型。老师通过展示上课前准备的植株来让学生分辨两种根系间的不同点,之后也给出了科学的定义。不过有一点我觉得可以改进的是,老师准备的植株实在是太小了,它们的根系对于后排同学来讲实在是看不清,要是我的话直接拔两棵大点的,甚至可以交给同学们传阅,让同学们有更深刻的印象。

其次是根系的作用和两种根系所对应的植株特点,还真让我想起了我初中时候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流程……大概是年代实在是久远,在之前一天写教学纲要的时候居然没能好好想起来这样的流程。想想上课毕竟是一个工作技能,有老司机带带的话帮助也应该是挺大的吧。

讲完了根系的区别的功能,老师让同学们拿出了配套的作业本,完成了对应的练习题。毕竟书本上课后的练习题实在是没什么质量……上课做练习的方法其实挺好的,可以在学生刚接触到这个知识点后就进行适当的运用,应该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普遍较高吧,在挺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对应的 10 道习题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这课已经上过好久了,老师也在课上直接校对了答案并作了简要的讲解。

做完练习后,接下来就是整节课另一部分内容——根尖。在讲根尖时,老师是把根尖的三个区的功能简要地讲解了一遍,之后居然直接就让学生去做作业本上对应的第 11 题了……大概老师这里想练习的就是让学生从已知的知识点中去推断未知的知识点吧。待学生完成后,再从细节上进行讲解,比如根毛细胞有大液泡,分生区有很大的细胞核等等。当堂完成配套作业本上的习题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一方面还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反正我不信他们只有一本作业本)

之后涉及到一个植物吸水和失水的问题。这里最精彩的一点就是老师把吸水失水比作是两个队拔河,溶质的质量分数就相当于是人数,那一边的人数多水就会被『吸到』哪里去。我只记得我上学时老师讲了一句水分会往浓度高的方向走,我在那时也确实靠这一点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把吸水失水比作是两个队拔河这一点确实是非常有创意的一点。

总得来讲这节课除了老师声音比较轻、上课拿出的植物比较小以外,其余地方都是挺精彩的。

第二节课的内容是《压强》。

和第一节课最明显的不同就是这节课的老师全程是靠几个实验来贯穿的。整节课就是在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对应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讲,能做实验应该算是最新鲜的事情了反正我从来没上过这种科学课;没有,公开课也没有

第二位女老师的嗓音比上一位老师响多了,接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整个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响多了,确实老师的嗓音应该响一点比较好嘛。

另外这位女老师应该是生活比较靠近北方的,身上透露出一股飒气,学生应该也是比较喜欢这位老师的吧,整节课都像是老师带着一群小弟在几个压强的知识点间逛街收保护费(大姐你让我们收拾谁就收拾谁),一个个知识点地了解过去。

老师首先通过『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潜入了 7062 米创造了中国深度』这一新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的各个细节,逻辑上也比较清晰。

老师通过薄膜探究出了液体对容器底部、容器壁存在压强。另通过一个特制的瓶子探究到离液面越深,压强越大。虽然实验时出现了一些小意外,不过还好无伤大雅。

接下来就是要让学生完成课本上对应实验的时候了,讲解了压强计的简单使用后,老师安排了大概 10 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们完成压强探究的实验。在交给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老师也不停地来回走动,帮助同学们纠正实验中有所忽视的地方,从小就要打好严谨的实验基础。待同学们都完成实验之后,抽取了几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有一点是,有一小组在测量同一深度不同方向上的压强大小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离群数据,其实老师可以针对这个数据让同学们猜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用直接指出是不是测错了等等,毕竟实验永远不可能完全标准。

总结了学生的数据之后,老师给出了压强是不是只和深度有关的猜测,于是另做了一个不同形状同深度情况下压强测量。之后又对不同密度液体间压强关联的实验。基本上将压强相关的几个知识点都通过实验来给学生展现了,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今天的教育见习到这里也就差不多结束了,其实我一直认为老师上课的水平和学校的好坏之间的关联是不大的,更重要的是要能在课后对学生更加负责才行,万一以后我真成了一个教师希望还能记起这些吧好久没有上课不敢打瞌睡的时候了

Tags :